两会绘中国|“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发布于:2023-03-02 18:15 0条评论 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2013年以来,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来到代表委员们中间,与大家互动交流、共商国是。透过十年两会,我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特别策划《两会绘中国》,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轻松而亲切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关切。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两会足迹,科技和创新始终是他念兹在兹的话题。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内蒙古“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2021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创新发展的一个侧面。从优化创新环境到重视科研人才,从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到创新成果惠民利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和要求涉及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

  2018年3月10日上午,重庆代表团讨论气氛热烈。

  当来自猪八戒网络公司的朱明跃代表讲到创业十多年,前面七八年比西天取经还难时,习近平总书记风趣地问道:“开始那几年,有没有过回高老庄的想法?”

  欢笑声中,总书记一语双关地指出:“猪八戒啊,虽然意志不坚定,但仍然不忘初心。”“中国的发展复兴,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自强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朱明跃信心倍增。

  当时朱明跃提出建议,让科技创新企业更多实现在国内上市。总书记当场表示,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在国内上市是非常支持的,现在政策也在不断放宽,在平衡好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地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更多在国内实现上市。

  从一望无垠良田纵横的黑龙江七星农场,到水稻秧苗迎风摇曳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从郁郁葱葱的燕子窠生态茶园,到井然有序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从天津的创新“前哨”滨海新区,到“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企业研发一线、深入创新要素活跃的现场,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指出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

  “听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感受到了人才和创新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作为一家高科技植入医疗器械企业的创办者,袁玉宇至今难忘同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交流的场景。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现场,袁玉宇告诉总书记,自己在国外学习和研发了先进技术,希望学成报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人生理想。

  一向对人才十分关心的总书记,在听完袁玉宇的发言后深有感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才、寄望人才的一个缩影。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中央层面出台的我国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对于做好人才工作,总书记强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2022年4月11日,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种子样本。

  2022年4月11日,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种子样本。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几年前的一次“到团组”,总书记提起一个小故事。去欧洲访问,一位政要好奇询问:“你们平常用手机支付吗?”当时以信用卡作为主要支付工具的欧洲人对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到吃惊,感慨“这件事简直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还不止于此。“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导航、“天宫”览胜……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科技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2022年,中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而在十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为第34名、10240亿元。两条上升曲线,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爬坡过坎的拼搏历程。

  久久为功,接续奋斗。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可能是两个五年、三个五年、四个五年,甚至是三十年、五十年。但我们必须把握时机,找对了创新驱动发展这条路,就要保持定力,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娄郝 宋春燕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