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语文教师李柏霖—— 在幼小的心灵播下诗歌的种子

发布于:2022-11-27 14:17 0条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11月20日晚,“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北京举行。来自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的七位小学生,站上了颁奖台,和颁奖嘉宾一起,为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颁发奖杯。

  颁奖典礼结束后,有的孩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问老师,“老师,报告文学是什么?我可以写吗?”“我平时可以怎么训练啊?”“我要把我的故事写完!”“我想获得诺贝尔诗人奖”……带他们来参加这次盛典的老师也非常激动,她既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几年来,她带领着她的学生们写出了1400多首诗歌,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诗歌和文学。她就是今年26岁的李柏霖。


 

   2017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的李柏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回到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当上了语文老师。粟裕希望小学紧邻粟裕将军故居,现有1300余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了半数以上。

  李柏霖初到这里任教时,发现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大。然而有一次上课让孩子们仿写比喻句,一个孩子在作业里写道“棉花吐出了丰收”,“虽然这不是一个合格的答案,但那个‘吐’字用得太好了,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棉花吐出了金灿灿的田野,雪白的棉花,果园里的果子……”

  又一次,李柏霖看到一个8岁的孩子在作文里写道,他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陪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不然会怕孩子长大了没出息。李柏霖当时想,“这么点大的孩子思考的问题怎么这么沉重呢?”于是她决定要用文学的方式,把孩子们的童真保存下来。

  教材里有一些儿童诗,李柏霖一开始会带着孩子们读一读,然后进行仿写。可是她逐渐发现,如果一直仿写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灵魂和主题,也就没有办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李柏霖开始想,怎么才能用诗歌打开孩子们的心灵。

  于是,她设计了各种主题,比如主题是月亮,她就先介绍月亮的知识,让孩子们讲讲他们心中的月亮 ,再让他们自己创作。她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像头脑风暴,设定好一个词,比如“春天”,让孩子依次说出“春天”的特点,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总会异常活跃,有些词被别人抢先说了,他们就会打开想象力,有一些有趣的词迸发出来,比如唱歌的蛐蛐、睡觉的桃花、散发出香气的桃子……


 

  “这真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好好地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能从一句两句到一篇一篇地写出来了。”李柏霖说。在这个基础上,李柏霖的教学方式就越来越自由了。有时候她会在空白的纸条上随便写上各种词汇,大家抽签,根据抽签抽到一些关键词造句、写诗。比如有一次抽到了“出走”“秋天”“野果子”,当时就有孩子写了一首《出走的野果子》:

秋姑娘可喜欢野果子了,

在她床头有各种野果子,

它每天把野果子喂的饱饱的、胖胖的。

后来秋姑娘走了,

野果子也出走了,

去寻找秋姑娘。

   渐渐地,孩子们的写作越来越好:

你好

我叫你好

我有一个小花园

它也叫你好

里面有很多叫你好的花

如果你来见我

他们都会跟你说你好

  也有一些略显沉重的诗篇让她愈发感受到孩子们情感的细腻、内心的孤独和坚强:

眼泪

眼泪真的好奇怪

疼的时候能忍住

累的时候能忍住

只有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

在车上向我挥手的时候忍不住

  “双减”后,李柏霖在学校成立了诗社,全校各年级爱好诗歌的同学都可以加入。李柏霖时常带着诗社的孩子们到郊外采风,去看油菜花,去看小河。走进大自然,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更多了。

风筝和小树

你飞远

飞远

飞到云上都可以

反正线在我手里

你长高

长高

长到天上去都可以

根在我心里

  李柏霖对孩子们创作的诗歌熟稔于心,她说不仅她是这样,孩子们平时的交谈中,也会交流其他同学的诗歌,大家都能背出其他同学的诗。

 

   诗歌和儿童本质上的相通性是什么?李柏霖认为,文学的审美性、形象性的特质,跟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们的思维正好相符。“儿童发育初期在认知方面是认为‘万物有灵’的,他们相信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也常认为‘花会笑’‘鸟儿会闹’。”同时,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也受到主观视野的限制,往往通过自身的经验、感受对外界事物进行模糊判断,也常常会把成人看来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联系在一起。这一些都会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比方说有同学写‘云朵在修剪自己的头发,碎发一点一点地落在了人间,变成了一场大雪’。云朵——头发——大雪,这些大不相同,关联甚少的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能产生连接。”

  李柏霖的诗歌教学也曾备受质疑,有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诗歌在今天又非常冷门,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们学写诗。但李柏霖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坚信文学创作能带给孩子们的,远远不止语文成绩提高这么简单。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典礼结束后,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得者张莉在与孩子们的聊天中夸奖他们落落大方、有礼有节。现场拍摄的工作人员说,孩子们热情大胆,打破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曾经因为孤独而内向甚至忧郁的孩子们,不知不觉就闪闪发光起来。

  “我一直坚信,写作一定是有话想要表达。我也认为写作就是用来抵御遗忘的,因此我手写我心,这才是写作的目的,而不是让孩子为了完成试卷获得分数被迫训练的技能。基于这个目的,是不是每句话都完美,是不是每一篇都精致,就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他们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坦诚记录自己的悲欢喜乐,这就是最好。基于此,在写作上的进步,就是他们观察上的进步,思考上的成长,阅读上的积累,生命在不断丰盈的积极状态的体现。这些进步让我欣慰且惊喜。”

  李柏霖努力将孩子们的优秀诗作推荐给报纸和期刊,近些年,陆续有孩子们的作品登上了湖南日报、《神州乡土诗人》等出版物。她还为孩子们编辑了自己的诗集《我们的诗》,入选的孩子都感到自豪,孩子们的家长也感慨,没想到自家的孩子还能写出如此美好的篇章。


 

  李柏霖说,教孩子们写诗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一方面,刚开始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是非常焦虑的,焦虑自己的成长、孩子们的习惯和学习效果……孩子们写诗之后,我不止看到了他们独特的天赋,也看到了他们的思考和想法,以及内心脆弱孤独的角落。这些都让我更了解孩子们,也让我在面对教育教学、生命成长时,更加从容和包容。另一方面,从孩子们的故事和感受里,我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么乐观坚强,他们对于脆弱和孤单等情绪的排解比我们成年人完成得更好。他们纯真、热情、坚强、乐观,这一切也感染着我。”

  谈及未来,李柏霖说她的规划就是继续带着孩子们去读去写,让文学更好地滋养他们。“我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内心的坚定,能够明辨是非,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宽容和悲悯。我相信这些都是文学可以赐予我们的。”

[编辑:李曦]